FACEBOOK CALLPHONE LINE
乳房超音波
從檢查流程到即時建議的完整解析
 
當您來到診所接受乳房健檢時,乳房超音波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這是一種無輻射、無侵入性、安全性高的影像檢查方式,能夠清楚看見乳房內的結構與腫瘤型態,適合各年齡層的女性,尤其是乳腺密度高的亞洲女性
 
為什麼乳房超音波重要?
 
  • 能夠即時觀察乳房內部組織,判斷腫瘤是否存在
  • 區分囊腫(水瘤)與實質腫瘤
  • 檢查乳腺是否有擴張、纖維變化或可疑腫塊
  • 對年輕、乳腺緻密的女性尤其重要
 
超音波不像乳房攝影會有擠壓疼痛,也沒有輻射,檢查過程快速、無痛。
檢查當下醫師、放射師會怎麼操作?
流程透明,安心檢查每一步
 
  1. 進入檢查室後,您會被引導躺平在床上,將上半身衣物稍微拉開。
  2. 醫師或放射師會使用一種滑順的冷膠塗抹在探頭與皮膚之間,提高影像品質。
  3. 探頭會在您的乳房與乳暈周圍滑動,逐層檢查乳腺結構。
  4. 若您曾開過刀、有硬塊感、有乳頭異常,醫師會特別針對這些區域詳細觀察。
  5. 檢查過程中,醫師會即時在螢幕上標示出可疑部位,並現場向您說明影像內容。
病患該提供哪些資訊?
資訊完整幫助判讀
 
 
為了讓醫師能快速釐清腫瘤性質,請協助提供以下資訊:
 
  • 乳房是否有曾經開過刀車禍、撞擊
  • 有無近期摸到硬塊、脹痛、分泌物等症狀
  • 月經週期(是否為生理期前後)
  • 是否正在哺乳或懷孕中
  • 曾否使用賀爾蒙療法或服用避孕藥
  • 家族中有無乳癌、卵巢癌病史
 
這些資訊能幫助醫師判斷影像是生理性變化還是病理性異常。
檢查完能馬上知道結果嗎?
現場說明初步結果
 
超音波檢查後,醫師會當場說明觀察結果,並告知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。
 
  • 若影像為典型良性病灶(如單純水瘤、穩定性纖維腺瘤),會安排追蹤時間
  • 若影像出現不明確、邊界不清、型態不典型的腫瘤,會建議進一步做切片
 
哪些狀況會建議切片?
可疑變化做進一步檢查
 
  • 腫瘤邊界不規則,或與周圍組織界線模糊
  • 腫瘤內部有混合性變化(例如:囊實混合腫瘤)
  • 乳頭有出血或異常分泌,懷疑乳管病變
  • 腫瘤短時間內快速變大
 
切片檢查為局部麻醉、10 分鐘以內完成。術後壓緊 10 分鐘即可,大部分人不會有明顯疼痛與瘀青。可以於5-7天之後回診看報告,並由專業醫師解釋。
 

腫瘤邊界不規則
與周圍組織界線模糊

腫瘤內部
有混合性變化

乳頭有出血
或異常分泌

腫瘤短時間內
快速變大

如果不需切片,多久追蹤一次?
穩定觀察、按期檢查
 
若為良性病灶且影像穩定,建議:
 
  • 初次診斷後3~6 個月內追蹤一次
  • 穩定後可每年一次乳房超音波健檢
 
若本身有乳癌家族史、曾經有過非典型細胞增生,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更頻繁追蹤
 
陳尹陽醫師專業提醒
主動檢查,安心生活
 
陳尹陽 醫師:
其實很多患者一開始來做乳房檢查時都很緊張,擔心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。但其實,乳房超音波是一項非常安全、快速的工具,能幫我們在早期就看出是否有異常。不需要抽血沒輻射幾分鐘內就能完成
 
如果能早一點發現、早一步處理,不但安心,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擔憂。檢查由我親自幫您評估,當天就會跟您說明結果和建議,讓您明明白白、不用再等。
報告看不懂怎麼辦?
看懂 BI-RADS 分類
 
超音波檢查後,醫師會根據您的影像所見,給予一份 BI-RADS 分級報告。這是由美國放射學會制定的標準分類方式,讓不同醫師間判讀結果更一致,也讓病患清楚下一步該怎麼做。
 
BI-RADS 是由專業醫師根據腫瘤的型態與邊界特徵,綜合評估後給出的風險分級,並指引出最合適的後續處置建議。
 
 
乳房超音波相關影片
 
乳房超音波常見問題Q&A
A:不會。超音波檢查是非侵入性、無輻射、無痛感的檢查,不會有擠壓不適,過程中僅會感覺探頭滑動。
A:可以。檢查後由醫師當場說明影像結果,若有異常也會即時提供後續建議。
A:BI-RADS 是腫瘤風險分級系統,由醫師根據影像判讀,協助決定是否追蹤或切片,建議可與醫師討論內容。
A:若腫瘤邊界不清、有混合變化、快速變大或乳頭異常分泌,為求安全,會建議安排切片檢查。
A:初次診斷後建議 3~6 個月內追蹤,之後穩定者可每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健檢。
A:建議與醫師討論追蹤頻率,有家族史或非典型細胞增生者,可能需要更密集監測。